今天是:
上海侨光中学研修考察报告
四川遂宁六中 谢琴
一、基地学校基本情况概述
2018年4月9日到13日,我跟随学校领导及部分学科教师前往上海侨光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上海市侨光中学坐落于浦东新区川沙镇新德路,占地面积约19800平方米,校园临河,风景秀丽。学校创建于1987年,由香港爱国同胞陶伯育先生捐资兴建,是改革开放后建成的浦东第一所侨资捐赠学校。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1700多学生。教职工131人,其中高级教师12名,一级教师70名,新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5名,校骨干教师32名,师资力量相当雄厚。
校园整体布局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为原则,设施齐全、环境优雅。五幢教学、办公、综合大楼以及塑胶运动场和塑胶网球场,徜徉在绿树掩映之中,发挥着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的隐性作用。
学校以区级重点课题“实施精致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实践为抓手,实施以精心、精细、精选、精美、精品为内涵的“五精”工程,从学校机制到运营模式,从课程体系到教学环节,从教师素质到校园文化,从班风营造到学风建设,全校上下和衷共济,团结拼搏。同时,侨光中学的广播操也为其一大特色,清晨的广播操整齐划一,富有美感,曾多次获奖。
二、重点考察领域的情况(如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分层走班等)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这是我跟岗学习以来最大的感悟。我发现学校在德育和教学上都颇有特色,在德育层面,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侨光中学的学生很有礼貌,对我们这些外校的老师极其的尊重,不违观,不追逐哄笑,而是和谐问好。在教学层面,立足校本研究,大胆探索精致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作为校本研究项目,精致课堂教学研究以课堂为基点,以学生发展为归依,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学校领导重视、专家引领、制度保证,从而促进教师实践、反思、协作、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而且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中,除了基本的文化课程,学校还开设了很多拓展课,如科技课,艺术课,每周星期三中午有一次科技展,学校每期都开设有经典“吟唱”活动,选经典的诗词,通过“吟”或者“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进一步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在跟岗学习中,我听了很多节真实的常态课,它没有过多的修饰,这样的课堂让我感到朴实、自然,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成果的展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特别是杜老师的“how to answer questions”这堂课,教师以一个个问题及一个个设定的情景,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及发散思维。
三、反思及建议
跟岗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1.课堂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素养,注重学生的预习自学,注重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2.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扎实的技术技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今后,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丰富教学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满足于墨守成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善于反思,善于积累。